确定正在使用文件/文件夹的程序

在删除文件/文件夹的某些时时候,资源管理器会提示“操作无法完成,因为其中的文件夹或文件已在另一程序中打开”

比较好的方法是确定这个正在占用文件/文件夹的进程到底是什么。

进入 任务管理器-性能-…-资源监视器-CPU-关联的句柄

输入 被占用的文件/文件夹的名称

即可确定是哪些进程占用了文件/文件夹,如果没有GUI可以关闭该程序,可以使用taskkill /pid processid /t /f

vscode的配置文件

写完上一条后顺手整理了一下配置文件,顺便记录一下。

vscode像一个瑞士军刀的壳,全新的vscode只有编辑器的功能。

当PC上存在编译器/解释器时,vscode就有了编辑器+编译器/解释器的功能

vscode的Debug功能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F5(如图),它的配置位于launch.json文件中,写好它就可以用gdb(minGW自带的debugger)去debug了。

但是很多人就只会F5,这个是使用g++ -> gdb。但是正常写程序都是g++ -> 直接运行,所以要用到Tasks功能。

vscode的Tasks功能,Ctrl+Shift+B也较广为人知(如图),它的配置位于tasks.json文件中,写好它就可以真正地“编译+运行程序”,而不是“编译+调试程序”了。

编译、运行是两个任务,所以要有两条配置(两个{}),每条Tasks配置里其实只有两三行是关键配置。

编译任务负责编译,所以要用command运行g++,再args向g++传入参数。

运行任务负责编译加运行,所以要先用dependsOn调用编译任务生成exe,再用command运行该exe。

最后因为“运行任务”(“测试任务”)没有快捷键,所以可以给它添加一个快捷键F4(我三年的习惯)。

最后附上我用的配置文件。

launch.json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{
"version": "0.2.0",
"configurations": [
// “调试(Debug)”配置(Debug: Start Debugging | F5)(Debug: Start Without Debugging | Ctrl + F5)
{
"name": "Debug", // 配置名称
"type": "cppdbg", // 配置类型,cppdbg对应cpptools提供的调试功能;可以认为此处只能是cppdbg
"request": "launch", // 请求配置类型,可以为launch(启动)或attach(附加)
"program": "${fileDirname}\\bin\\${fileBasenameNoExtension}.exe", // 将要进行调试的程序的路径
"args": [], // 程序调试时传递给程序的命令行参数,这里设为空即可
"stopAtEntry": false, // 设为true时程序将暂停在程序入口处,相当于在main上打断点
"cwd": "${fileDirname}", // 调试程序时的工作目录,此处为源码文件所在目录
"environment": [], // 环境变量,这里设为空即可
"externalConsole": false, // 为true时使用单独的cmd窗口,跳出小黑框;设为false则是用vscode的内置终端,建议用内置终端
"internalConsoleOptions": "neverOpen", // 如果不设为neverOpen,调试时会跳到“调试控制台”选项卡,新手调试用不到
"MIMode": "gdb", // 指定连接的调试器,gdb是minGW中的调试程序
"miDebuggerPath": "C:\\Program Files\\mingw64\\bin\\gdb.exe", // 指定调试器所在路径,如果你的minGW装在别的地方,则要改成你自己的路径,注意间隔是\\
"preLaunchTask": "build" // 调试开始前执行的任务,我们在调试前要编译构建。与tasks.json的label相对应,名字要一样
}
]
}

tasks.json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{
"version": "2.0.0",
"tasks": [
// “构建(build)”配置(Tasks: Run Build Task | Ctrl+Shift+B)
{
"label": "build", // 任务名称,可以更改,不过不建议改
"type": "shell", // 任务类型,process是vsc把预定义变量和转义解析后直接全部传给command;shell相当于先打开shell再输入命令,所以args还会经过shell再解析一遍
"command": "g++", // 编译命令,这里是gcc,编译c++的话换成g++
"args": [ // 方括号里是传给gcc命令的一系列参数,用于实现一些功能
"${file}", // 指定要编译的是当前文件
"-o", // 指定输出文件的路径和名称
"${fileDirname}\\bin\\${fileBasenameNoExtension}.exe", // 承接上一步的-o,让可执行文件输出到源码文件所在的文件夹下的bin文件夹内,并且让它的名字和源码文件相同
"-g", // 生成和调试有关的信息
"-Wall", // 开启额外警告
"-static-libgcc", // 静态链接libgcc
"-fexec-charset=GBK", // 生成的程序使用GBK编码,不加这一条会导致Win下输出中文乱码
"-std=c++11", // 语言标准,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,写c++要换成c++的语言标准,比如c++11
],
"group": { // group表示‘组’,我们可以有很多的task,然后把他们放在一个‘组’里
"kind": "build", //表示这一组任务类型是构建
"isDefault": true //表示这个任务是当前这组任务中的默认任务
},
"presentation": { // 执行这个任务时的一些其他设定
"echo": true, // 表示在执行任务时在终端要有输出
"reveal": "always", // 执行任务时是否跳转到终端面板,可以为always,silent,never
"focus": false, // 设为true后可以使执行task时焦点聚集在终端,但对编译来说,设为true没有意义,因为运行的时候才涉及到输入
"panel": "new" // 每次执行这个task时都新建一个终端面板,也可以设置为shared,共用一个面板,不过那样会出现‘任务将被终端重用’的提示,比较烦人
},
"problemMatcher": "$gcc" // 捕捉编译时编译器在终端里显示的报错信息,将其显示在vscode的‘问题’面板里
},
// “运行(run)”配置,一些设置与上面的构建任务性质相同(Tasks: Run Test Task | F4)
{
"label": "run",
"type": "shell",
"dependsOn": "build", // 任务依赖,因为要运行必须先构建,所以执行这个任务前必须先执行build任务,
"command": "${fileDirname}\\bin\\${fileBasenameNoExtension}.exe", // 执行exe文件,只需要指定这个exe文件在哪里就好
"group": {
"kind": "test", // 这一组是‘测试’组,将run任务放在test组里方便我们用快捷键执行
"isDefault": true
},
"presentation": {
"echo": true,
"reveal": "always",
"focus": true, // 这个就设置为true了,运行任务后将焦点聚集到终端,方便进行输入
"panel": "new"
},
"options": {
"cwd": "${fileDirname}" // 切换vscode工作目录为当前文件夹
}
}
]
}

vscode中c++的相对路径问题

之前写过python的相对路径问题,当时是在执行python解释器前,利用命令行的cd调整vscode的默认目录。

今天发现可以这样改。(tmd大四了才发现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{
...
"tasks": [
{
...
"options": {
"cwd": "${fileDirname}"
}
}
]
}

顺便调整了一下vscode的配置文件,见下一条。

Google Translate修复:添加proxy规则

2022年9月29日,google translate退出大陆,translate.googleapis.cn关闭,访问translate.googleapis.com将绑定至境外IP地址。

但我挂了Clash还是用不了,因为浏览器内置API不支持扩展配置的socks5代理,所以在网页上通过右键翻译时等同于你没挂Clash访问境外IP。

那么我们可以添加一条规则,让该API被Clash代理。

Profiles-你的订阅-Edit rules

Add-输入Content为translate.googleapis.com-Type选DOMAIN(相当于全字匹配)

Proxy选切换节点时的选项,我最近用的SakuraCat叫“节点选择”-Add-Save

当出现这行时添加成功

可以继续学习了

markdown全部标题快速降级

使用正则表达式,例如将二级标题全部换为三级标题
正则表达式:^##^ 用于限制边界,以只匹配二级标题

主机与服务器进行文件交互

全称Secure CoPy,就是cp命令加了个SSH的s

Vscode中python的相对路径问题

vscode的默认路径是项目根目录,我们实际上想让默认路径为py文件所在的目录,针对不同情况,有三种方法:

  1. run运行(右上角三角号)

    修改setting.json,加入"python.terminal.executeInFileDir": true

    在python插件中把这项打开

  2. F5运行

    修改launch.json,加入"cwd": "${fileDirname}"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{
    // 使用 IntelliSense 了解相关属性。
    // 悬停以查看现有属性的描述。
    // 欲了解更多信息,请访问: https://go.microsoft.com/fwlink/?linkid=830387
    "version": "0.2.0",
    "configurations": [
    {
    "name": "Python: 当前文件",
    "type": "python",
    "request": "launch",
    "program": "${file}",
    "stopOnEntry": true, // 让调试器在自动在程序开始时停在第一行
    "cwd": "${fileDirname}", // run用的,F5应该搜terminal-python-Execute In File Dir
    "console": "integratedTerminal"
    }
    ]
    }
  3. F4运行(自定义运行)

    可能很少有人自定义运行,但是我一直用的F4,很好用,就写一下吧

    修改task.json文件,在"command"的值中添加: cd ${fileDirname};然后再python ${file}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21
    {
    // See https://go.microsoft.com/fwlink/?LinkId=733558
    // for the documentation about the tasks.json format
    "version": "2.0.0",
    "tasks": [
    {
    "label": "run",
    "command": "cd ${fileDirname}; python ${file}",
    "type": "shell",
    "group": {
    "kind": "test",
    "isDefault": true
    },
    "presentation": {
    "reveal": "always",
    "panel": "new",
    "focus": true
    }
    }
    ]
    }

命令行算MD5

一个思考:为什么bool类型不用1bit而用1byte表示?

答:bit无法直接寻址,byte可以。

一个ERROR

内存开太大导致地址值超过了int上界。

关于…

可见...是一个ellipsis对象。

如果某个函数体中只有...,意思也就是创造了一个ellipsis对象但没有使用,那自然跟函数体中只有pass差不多,代表这个函数目前还没有实现。

在numpy中的使用方法

这个实际上是numpy中的array多维切片

首先,多维切片的形式是

1
array[slice, slice, etc]

其中,每个slice对象的形式为start:stop:step

与python内置list的切片

1
list[slice][slice]etc

差不多一个意思

第0个slice代表对dim-0切片

第1个slice代表对dim-1切片

那么上述语句的意思即为

d[1,...]:取d的dim-0中下标为1的元素

d[...,1]:取d的dim-(-1)(最后一个维度)中所有下标为1的元素

d[1,...,1]:取d的dim-0中下标1的元素,再取其dim-(-1)中所有下标为1的元素

numpy官方文档中对…的说明及复现

快速发博客

灵光一闪写了个批处理,所以我为什么手敲了一个学期这三段东西啊!!

python拆包

做线性回归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少见的用法

查了一下这个语法叫拆包,其实在函数定义时就学过,可变参数就是这个原理。

PEP 448中找到了提出者的一个奇妙用法:

1
2
3
new_list=my_list+list(my_tuple)+list(my_range)
# 等价于
new_list=[*my_list,*my_tuple,*my_range]

简直是太太太太pythonnic了!

ipynb文件的优雅打开方式

其一 将某个终端加入右键菜单

其二 单行powershell

资源管理器的地址栏可以视作一个单行powershell,你可以在这里输入命令。

eg. cmd jupyter notebook jupyter lab

发博客三连

其三 设置默认程序

jupyter notebook其实是一个python程序

使用where命令查找它的位置

复制前面的路径设置默认程序即可

成功后

python @jit

python可以使用@jit装饰器达到媲美C++的运行速度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from numba import jit
import time

SIZE=10000

def normal_test():
for _ in range(SIZE):
for _ in range(SIZE):
pass

@jit
def jit_test():
for _ in range(SIZE):
for _ in range(SIZE):
pass

def main():
start=time.time()
normal_test()
end=time.time()
print(end-start)

start=time.time()
jit_test()
end=time.time()
print(end-start)

start=time.time()
jit_test()
end=time.time()
print(end-start)

if __name__=='__main__':
main()
1
2
3
1.5333094596862793
0.2395479679107666
0.0

JIT使用懒编译(Lazy Compilation)技术,在执行到@jit代码块时才将其编译,而纯编译型语言C会在程序运行前整个编译好。

因为被@jit修饰的代码块已经编译过了,$总时间 = 编译时间 + 运行时间$,所以第二次运行时$编译时间=0$,又因为循环体内为pass,所以,故

另外,原生python慢的原因还有一点在于解释器需要推断变量类型,@jit可以使用Eager Compilation技术,指定变量类型,这样可以提高编译速度。

C初始化列表

翻看C98、C99标准时偶然发现了从没见过的初始化方式。可以在初始化块中忽略对象直接指定初始化成员。

另外,C++官方提供了在线编译环境,支持到C++14。

C++ shell